味全近三個月股價走勢圖。“中時電子報”圖
中新網10月15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頂新黑心油風暴持續,市場傳出頂新魏家兄弟打算將接手16年的味全賣出,以切割方式保住這塊一甲子老招牌,並避免讓火延燒。對此,頂新昨說“無法評論”,但內部人士透露,這是一種思考方向。
- Feb 04 Wed 2015 15:09
股價慘跌 頂新魏家或考慮棄味全避免事件延燒
- Jan 24 Sat 2015 10:15
二炮部隊106人通過摩托化行軍前往景谷災區
10月7日23時50分,第二炮兵某基地劉再標副參謀長率基地機關和某導彈旅106名官兵,通過摩托化行軍,前往災區一線。(楊永剛)
- Jan 18 Sun 2015 19:54
晉源區打造廉政文化景觀帶
本報訊 (記者郭燾通訊員饒文波)國慶假期去哪玩?不妨到晉源區北大寺村荷塘轉轉,親近自然的同時,也可感受一下令人耳目一新的廉政文化。這幾天,“大寺荷風”主題廉政園更換了新的標牌標語,足可一觀。像“大寺荷風”這樣的廉政文化宣傳教育點,晉源區還有不少,最近,該區準備將這一個個的廉政文化點,整合發掘,打造“清風蓮韻、唐風晉韻”廉政文化景觀帶。昨日,漫步在“大寺荷風”主題廉政園,美景如畫,盡顯清風廉韻。稻田邊上,一代廉吏楊二酉的雕像巍然挺立,凝視遠方;道路旁,一塊塊大型標語牌,組成了廉政文化牆,傳統的水墨畫中,關於清廉的字句是點睛之筆;環繞荷塘,古色古香的警示教育牌,讓人駐足。“大寺荷風”是該區廉政文化建設示範點。事實上,作為“唐風晉韻”的晉唐文化之源,晉源區有著豐富的廉政文化資源,如晉祠博物館、晉祠公園、楊二酉故居、劉大鵬故居等,這些以廉潔為主題的歷史、人文和自然景觀,如同散落在晉源文化沃土中的一顆顆“珍珠”。如何讓這些“珍珠”閃耀出奪目光彩?晉源區紀委監察局提出了“本土化”的概念,即將廉政文化建設與景區歷史文化、生態文明建設、公民素質教育等有機整合,創建具有景區特色的廉政文化體系。如何將這些“珍珠”串起來?據介紹,該區將從挖掘文化旅游資源、旅游線路建設、景區講解詞入手,即發掘鄉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特色,提煉廉政思想、廉政事跡、廉政故事,通過導游解說詞、景區宣傳冊、文化格言警句、標語等,讓人們在盡情領略厚重歷史文化、優美生態環境的同時,隨時隨地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 (原標題:晉源區打造廉政文化景觀帶)
- Jan 13 Tue 2015 05:43
何報翔會見美國客人
本報9月25日訊(記者 於振宇)今天下午,副省長何報翔在長沙會見了美國北美投資控股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毛克強一行。
美國北美投資控股集團創建於1995年,近20年來積极參与中國經濟建設,成功促成了12家國內企業在美上市。毛克強是美籍華人,此次湖南之行主要是就投資“張家界國際旅游文化基地(產業園區)項目”進行考察交流。
- Jan 02 Fri 2015 02:08
慶陽“興麟系”房產中介涉嫌詐騙八百六十多萬
本報慶陽(甘肅)9月18日電記者趙志鋒 繼甘肅省蘭州市警方破獲“興麟系”房產中介詐騙400餘人6000多萬元一案(本報9月10日曾作報道)之後,該省慶陽市警方今天通報稱,該市西峰區警方近日又破獲一起“興麟系”房產中介通過購買房屋交納預付款的合同詐騙案,涉及金額860多萬元。
通報稱,9月5日,有多名群眾陸續報案稱,他們通過慶陽京豪房屋經紀有限公司購買房屋交納預付款,當日發現該公司關門停業,與公司負責人電話聯繫關機,懷疑被騙。
- Dec 22 Mon 2014 00:37
多倫多醜聞市長患腫瘤 進一步檢查結果需等一周
資料圖:多倫多市長福特。
中新網9月12日電 據外媒報道,此前深陷吸毒酗酒醜聞的加拿大多倫多市長福特日前被診斷患有腫瘤,於當地時間10日入院接受治療。醫院方面稱,目前尚不清楚腫瘤是否是惡性腫瘤,要在一周後才能給出進一步檢查結果。
- Dec 11 Thu 2014 03:07
西藏措勤縣發生風雹災害 1人遭雷擊死亡
中新網9月5日電 據民政部網站消息,據西藏自治區民政廳報告,9月4日,阿裡地區措勤縣1人因雷擊死亡。 (原標題:西藏措勤縣發生風雹災害 1人遭雷擊死亡)
- Dec 05 Fri 2014 16:49
出去買夜宵 女子莫名失聯
董先生手拿尋人啟事。
丈夫四處張貼尋人啟事並報警
- Nov 30 Sun 2014 08:35
又逢甲午,勿忘國恥
□滿月流光
120年前,甲午戰爭的爆發使中國的統治者終於認清了殘酷的現實。就像梁啟超說的:吾國四千餘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敗割臺灣、償二百兆以後始也。《甲午殤思》的出版,更是喚起國人“勿忘國恥,勿忘軍恥,知古鑒今,重振國威”的激情。
- Nov 18 Tue 2014 17:03
“海上風韻——上海戲曲港澳行”將獻21台劇目
中新社上海8月23日電 (記者 鄒瑞玥)上海戲曲藝術中心23日透露,9月至11月,上海戲曲藝術中心將帶領上海六大戲曲院團的名家名角及中青年藝術家赴港、澳、臺地區演出,為當地觀眾帶去京劇、昆劇、滬劇、越劇、淮劇、評彈六大劇種的21台優秀劇目共計24場演出。
本次演出包括17臺大戲和4台摺子戲,包括獲得“文華獎”、“中國戲曲學會獎”和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的京劇《成敗蕭何》、昆劇《景陽鐘》,“五個一工程獎”獲獎劇目京劇《狸貓換太子》,“跨文化戲劇”改編作品京劇《情殤鐘樓》,傳承改編昆劇《牆頭馬上》、滬劇《雷雨》,明星版越劇《孟麗君》,越劇《風雪漁樵記》、《玉卿嫂》,都市新淮劇《千古韓非》。演員陣容中,包括尚長榮、蔡正仁等老藝術家和十多名梅花獎、白玉蘭獎獲得者等一同參與,共計500名演職人員。